深圳股市配资 “或”是“国”本字——上古“邑”“邦”“或”“国”字义之发展
11月11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,主力资金净流入174.12万元,占总成交额13.99%,游资资金净流出268.81万元,占总成交额21.59%,散户资金净流入94.69万元,占总成交额7.61%。
11月11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,主力资金净流入2596.74万元,占总成交额14.81%,游资资金净流出750.29万元,占总成交额4.28%,散户资金净流出1846.45万元,占总成交额10.53%。
(金文“国”字)
“国”,是世界近现代 “主权和行政”的“最大单位”,也称“国家”。
古代,情况就复杂得多。
就中国来说,一般皆认为,西周青铜彝器何尊铭文的“宅兹中国”,是目前所知“中国”一词的最早使用。
周成王于五年四月,对武王行丰福之祭,丙戌日在“京室”训诰宗族小子何,说自己迁都“成周”,特“廷告于天”:“余其宅兹中或,自兹乂民”云云。
“宅兹中或”,其实就是“宅兹中国”——因为,“或”是“国”的本字。
(何尊铭文中的“宅兹中或”)
《说文》:“國,邦也。从囗、从或。”
又:“邦,从邑,丰声。”
这是许慎常用的“互训”方法——“國(国)”就是“邦”;“邦”就是“國(国)”。
“邦,从邑,丰声”——篆体“邦”字,左“丰”右“邑”,是个形声字。
《说文》:“邑,國也。”
段玉裁《说文注》:“郑庄公曰:吾先君新邑于此。《左传》凡称人曰‘大国’;自称曰‘鄙邑’。古,國、邑通称。”
可知,“國(国)”=“邦”=“邑”。
“國(国)”为尊称他人,“邑”以谦卑自称,春秋战国时大约是这样。
除此之外,“國(国)”与“邦”还有无其他区别?
段氏《注》:“邦、國互训,浑言之也。《周礼》注曰:大曰邦,小曰國。邦之所居亦曰國,析言之也”
“浑言之”,即“统而言之”;“析言之”,则是“具体来说”——统而言之,国就是邦,邦就是国;细分起来,大的叫邦,小的叫国——比如周天子据有的是“邦”,而诸侯们受封的是“国”。
许慎说:國(国),“从囗、从或。”
“从囗”之“囗(wéi)”,是“圍(围)”的本字,即“围绕”“圜绕”“周围”之义。因“囗”易与“口”混淆,后来便有了“圍”这个形声字,“囗”反而基本不用了。
“从或”,则是“國(国)”字之根本所依。
(金文“或”字)
《说文》:“或,邦也。从囗、戈。戈以守其一。一,地也。”
许慎在词条下,还收入了“域”字,说:“或,或从土。”
他认为,“域”是“或”的异体,因而“或从土”——“域”是形声字,字义从“土”而来。
“域”,现在读“yù”。“或”,先秦亦发此音。
前已述及,“國(国)”=“邦”=“邑”。至此,还要再加一字,“國(国)”=“或”=“邦”=“邑”。
段氏《说文注》:“或、國在周时为古今字。古文只有或字。既乃复制國字。”
他举诸多经传为例,说:“域即或。……或古音同域。”他说,域、或不同音,至宋代《广韵》才确定下来。
“或”字,“从囗、戈。戈以守其一。一,地也”,许慎此一说解应该不够准确。
甲骨文的“冋(冂)”“或”初文见下图。
以上诸字,皆有一“O”形部件,当为“邑”之象形初文,或从邑制的建立决于立杆测影取“中”时辨方所画之规。
此一解读,可见小文《“中”字,最初为伯仲之“仲”……》。
“邑”,是由远古族群的核心部落逐渐发展起来的“中心城市”。进入国家形态后,就是“都城”。
《白虎通义·京师》:“王者必即土中者……夏曰夏邑,殷曰商邑,周曰京师。”
这是说,古来王者必“居中而治”,治所夏、商称“邑”,至周才称“京师”。
殷商卜辞中,屡见“亳中邑”“商邑”“大商邑”记载,含义皆是“王畿”。
周代王廷,实际亦称“洛邑”“大邑周”等等。
无论商周,“王畿”皆合“中央”之“O(邑)”而“居中而治”含义,这也是何尊铭文所言“宅兹中或”的本义。
(金文“邑”字)
殷商卜辞中,还多见“二封方”“三封方”“四封方”记载。
毫无疑问,“方”即“方国”,而“封”则指“疆界”“边界”。
此一含义,流传久远。
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:“既东封郑。”杜预《集解》:“封,疆也。”
《吕氏春秋·孟春纪》:“皆修封疆。”高诱《注》:“封,界也。”
段氏《说文注》:“古,邦、封通用。”
可知,卜辞所云“二封方”“三封方”“四封方”,实指两个、三个或四个疆界之外的“方国”,只不过其时尚未有“国”字而已。
由上可知,“或”之初文,并非“从囗”而是从“O(邑)”;上下左右两横两竖,为“四方”之“疆”“界”象形;去掉左右两丨,不过是简省,殷墟卜辞的“或”甚至两横两竖皆省。
所以,许慎所说“戈以守其一。一,地也”也是不对的。
甲骨文的“或”,就是以戈守卫商王朝“内服外服”四界之内的疆土之会意,是前述“O(邑)”之“四方”两横两竖“疆界”初文的具象演化。
(甲骨文“邦”字)
甲骨文的“邦”,亦与后来之“左丰右邑”构成不同,为“上丰下田”——“丰”即“封”,仍为“疆界”;“田”则为“四封”之内土地。
其时的“邦”,与“王畿”无关,只是治下疆土,主要作为祭名,应该也为商之“国社”,由此才有了之后的“国”之义。
从“或”加“囗”复制为“國(国)”,段玉裁有一个解释可作参考。
他说:“(或)复制國字,以凡人各有所守,皆得谓之‘或’。各守其守,不能不相疑,故孔子曰:或之者,疑之也。而封建日广,以为凡人所守之‘或’字未足尽之,乃又加‘囗’而为‘國’;又加心为‘惑’,以为疑惑当别于‘或’”。
这个说法或有道理。
然而,“或”已包含“四封”之“囗”义,再加“囗”,多少有些叠床架屋之嫌了——不过,“或”自有了“或然”之义,使用颇多,古人以“國”区别之,当为明智之举。
前面说过了,最初“域”是“或”的异体,二字同音,段玉裁考证经书,说“古音如以”。
后来,时日久长加上广土巨族,语言和文字发声“音变”是大概率事件——前面也说了,至唐宋,“或”“國”和“域”之读音便“分道扬镳”了——“國”之读音,肯定源自“或”无疑。
时至今日,其实仍不难发现“国”,在不少方言中深圳股市配资,韵母仍然保留“ui”的发音,不能不说这是上古音韵的孑遗了。